第5章 - 健康飲食
第5章 - 健康飲食
吞咽困難飲食須知
在急性中風患者中,有42-64% 有控制口腔吞咽肌肉功能受損,以致感到吞咽困難往往引至上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脫水及窒息。
吞咽困難指口腔及咽喉肌肉控制不靈而未能如常吞咽,而由於食道入口與氣管入口位置接近,康復者及照顧者要遵照醫護人員,言語治療師及營養師的指示,去預備適合的食物- 成糊狀或使用凝固粉加入飲料中, 並要小心進食。
食物的選擇
- 按醫護人員,言語治療師及營養師的指示,選擇安全及容易消化,吞咽的食物
- 按需要給予適當的食物如軟飯、粥或流質,將肉類去骨,去皮及分成小塊,蔬菜剪細段,方便進食
- 避免一些太硬、太滑或有黏性的食物,例如餅乾, 椰果、湯圓、魚蛋、糯米、年糕、牛柏葉、牛筋等
- 避免混合性質,不要將湯與飯混在一起吃
- 避免用飲管飲水
飯餐類別:



進食流質配方凝固粉。以下是不同稀杰程度之凝固粉開調法:


進食前的預備
- 正確的進食姿勢對於安全吞咽來說,至為重要。中風康復者宜挺直而坐, 可用枕頭支撐背部及患側,配合適當高度的餐桌,保持正確舒適的坐姿。
- 中風康復者在進食時,應完全清醒,在足夠光線、整潔及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專心進食,遠離騷擾。
進食技巧
- 按言語治療師的指導,食物可放在健側及重複吞咽以方便咀嚼及吞咽。
- 食物應去骨, 切細,煮軟, 每次只放小量的食物入口, 同一視線下觀察其進食狀況,待患者咀嚼吞咽後才繼續餵飼 , 切勿催促, 交談及問問題。
- 可選用合適的輔助器具﹝如:加圍邊碟、防滑桌墊, 粗手柄的匙羹或叉、改良筷子﹞,使患者能使用餐具自行進食。
- 如患側不能使用食器,可將食器擺於好側能觸及的範圍
- 選用細小匙羹,每口小量細嚼,減低哽咽機會。
- 選用細小匙羹,每口小量細嚼,減低哽咽機會。
- 留意吞咽困難的徵狀
- 留意吞咽困難的徵狀,如:
- 咳嗽, 哽喉
- 食物倒流入鼻
- 食後感覺有殘餘物黏在咽喉,殘留在口腔內
- 說話或咳嗽時聲音變濁
- 有任何問題必須先停止進食再評估
- 遇有懷疑哽嚥或窒息的情況,如:
- 不能說話或呼吸困難
- 面部或頸部血管明顯
- 口唇顏色轉藍
- 失去知覺
- 應保持鎮定,應立刻送窒息者往醫院接受急救
- 留意吞咽困難的徵狀,如:
餐後照顧
- 每次進食後,協助漱口、清洗假牙或施行口腔護理, 防止口腔炎症
- 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及用鹽水漱口,亦可選用舌刮輕力去脷胎
- 避免用膳後立刻躺臥,安坐約60度最少三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