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認識中風
第1章 - 認識中風
中風的種類
缺血性中風
小中風是腦部短暫供血不足而導致的短暫神經功能障礙,徵狀基本上與中風相似,但持續時間僅有數分鐘至1小時左右,在24小時內會完全消失。徵狀包括突然出現單側手腳麻木無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口齒不清或突然失去平衡感等。雖然出現小中風可完全康復,但患者大腦特定部位的血液供應已出現問題,是引發中風前的跡象及警號。
- 腦血栓形成
由於受損或脂肪沉積,腦動脈內膜產生病變,管腔內逐漸形成血栓,管腔變窄最終影響血流。 - 腦栓塞
血液中有栓子,血流被堵塞及中斷。大部份的栓子都是心源性的,例如心瓣病變或心房纖顫都會引起栓子。栓子也可來自前端狹窄的血管由管壁內發生病變的部位脫落而形成。 - 腔隙性腦梗塞
腦梗塞範圍少於20mm都稱之為腔隙性腦梗塞,是由於細小的腦血管狹窄而造成的。高血壓,糖尿病,抽煙及微栓子等都可能是誘發因素。
出血性中風
腦出血是指腦內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腦組織內形成血腫。血腫對鄰近組織造成壓迫,進一步影響腦血液循環顱壓增高,腦水腫等併發症。
如果腦的表面或腦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會直接進入蛛網膜下腔和腦池中,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會出現突然劇烈頭痛,頸梗甚至意識下降。
中樞神經的生理結構
腦部
腦佔體重約2%,由千億個神經細胞組成。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大腦的皮質層又稱灰質層,只有3毫米厚卻掌管了運動,感覺及說話等各樣功能。小腦負責協調和平衡,而腦幹更是人體維持生命的重要樞紐。透過錯綜複雜的網絡,互相傳遞脈衝,指揮及協調身體各個器官及功能。不同位置中風,會產生不同的徵狀。
血液供應
頸內動脈及椎動脈是供腦主要血管。頸內動脈及椎動脈分別運輸血液到前腦及後腦部份,前後腦的血液通過左右兩條後交通動脈連貫一起。椎動脈源於鎖骨下動脈,在腦內它們匯合成基底動脈,負責供血給小腦,腦幹及大腦半球的枕部位置。
腦血管動脈瘤
動脈瘤是血管壁上的薄弱點因血壓而膨脹時形成的囊狀結構。腦血管瘤位於供應腦部的血 管中,因此特別危險。如果動脈瘤破裂,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腦出血。
血管病變
血管病變
抽煙,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可令血管加速硬化及狹窄,是腦血管梗塞的常見病因。
中風的常見徵狀
- 言語不清、流口水、吞嚥困難
- 張嘴笑臉時面部不對稱
- 肢體無力,尤其是身軀單側、單肢
- 局部感覺麻木,例如一邊臉、單邊肢體或身軀
- 身體突然失去平衡能力
- 視力範圍減小,或眼睛肌肉失調、出現重影
- 神志不清、昏迷
- 突發性的劇烈頭痛、持續的暈眩等

中風的風險因素
高血壓
有七成中風的發生, 是與高血壓有關的。中風康復者應留意自己的血壓,定時量度,避免體重過重,減少緊張生活及戒除高鹽份的食物。
吸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令血壓提升, 心跳異常。捲煙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 刺激紅血球數目增加, 血液因而變得黏稠, 流速減慢,令中風機會增加。
酗酒
長期飲酒過量,會影響各個身體器官,包括肝臟、心臟、腦部等。建議男性每天不應飲用超過三個單位或女士每天超過兩個單位的標準酒量 (每一單位標準酒量約為250毫升啤酒、100毫升葡萄酒或30毫升烈酒)。
糖尿病
胰島素對體內的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起調節作用。 基於這個原因,糖尿病人很多時會合併高血脂症,神經纖維萎縮、血管狹窄等情況,令中風機會增加。
膽固醇及甘油三脂
膽固醇及甘油三脂偏高會誘使動脈粥樣硬化出現,增加冠狀動脈及腦血管狹窄的風險。
小中風
小中風又稱為短暫腦缺血(TIA),徵狀與中風相似,一般持續數分鐘至1小時左右,在24小時內會完全消失。小中風常常是中風的先兆。
心臟及循環系統疾病
曾患心肌梗塞的病人,中風的機會提高一倍。 心房纖顫令血液無法完全排出心房, 滯留心房內的血液容易產生血塊,令中風機會增加。
中風的併發症
中風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活動及吞嚥困難,這些障礙可直接或間接引起很多併發症:
吞嚥哽塞
口腔活動與感覺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誤吸,引致嗆咽或呼吸困難甚至肺炎及窒息。病患接受「飲水測試」評估是否安全進食及計劃合適的食物。言語治療師也會為病人作深入評估。
肺炎
吞嚥困難容易做成吸入性肺炎,產生炎症反應,使肺泡充斥著膿痰,肺組織纖維化,肺功能會下降。
壓瘡
當身體局部受壓時,微絲血管因抵擋不住壓力而閉合。長期缺血而導致組織壞死,形成壓瘡。
- 皮膚完整沒有破損,有持續不退的紅斑印,超過30分鐘不消退
- 表皮完全破損,真皮層部分破損
- 表皮層,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均破損
- 傷口深已達到肌膜,肌肉,甚至深及骨頭
中風的治療
黃金3小時 - 中風急救
大部份中風屬缺血性中風,即腦血管栓塞,只要在首三小時內送院注射溶解劑,便能疏通被堵塞的腦血管,挽救尚未死亡的腦細胞,減低中風造成的傷殘。
注射血栓溶解劑,如rtPA,溶解血栓中聚集的纖維素,令堵塞的血管得以流通,協助病人復原腦部功能。不過由於血栓溶解劑會加增腦部出血的併發症達十倍之高,所以這藥並非適合所有患者,患者必須符合相關的要求。
外科手術
不是每一個出血性中風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手術,視乎血腫的大小、位置深淺、有否併發腦水腫,患者整體情況等。外科手術不但可移走血塊以減低顱內壓,還可接駁新血管,切除部份頸動脈內膜,切除動脈瘤等等。
中風綜合治療
由多個不同專業人員組成的醫療隊伍提供復康護理、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醫務社工服務、臨床心理服務等,以預防併發症,並為患者在情況穩定後接受復康治療作好準備。